校友季水河教授作“中西比较诗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术报告
5月6日,湘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76级中文系杰出校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季水河教授应四川巴山作家群研究院邀请来我校作“中西比较诗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术报告。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曾宪文主持报告会,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领导、相关嘉宾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到会聆听。
季水河教授首先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构成彼此的对象,相互成就”导入,深入浅出阐述了中西方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主要差别,中西艺术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表现、中西诗学中人与自然审美形成的科学基础三个方面。
他重点论述了中国与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生存环境、原始文化基因“气论”与“原子论”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中国人更崇敬自然,更强调“明溪疏柳、微风细雨”、“情景交融、身心合一”的审美态度和情趣,西方人更强调“狂风暴雨、峭崖荒谷”、“黄金比例、物质本源”的需要审美态度。
季水河教授比较了中国魏晋南北朝和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两个不同时期,中西艺术中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同,从而论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繁荣景象。
曾宪文院长总结指出,季水河教授的讲座不仅是对生态美学的前沿学术研究,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讲述,更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智慧。
讲座结束后,季水河教授在相关学院领导和校友办杨成林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陈列馆,工作人员调出了季水河教授当年在校求学的学籍档案并复制赠送,季教授非常感动!离开陈列馆时季教授应邀欣然留言:“文理并重,德业双修,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季水河简介:现任湘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点负责人,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全国数十家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编、合著著作与教材20多部,共有著述300多万字;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等;获得的主要荣誉与奖励有: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家教学名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等。